炎炎夏日燃激情,孜孜不倦攀高峰。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(2022 年版)》理念,探索新课程、新课堂的改革实践,8月23日-25日,东风东路小学以“数字赋能卓越发展”为主题展开2023学年第一学期校本培训。校本培训围绕“数字化赋能”“要读懂儿童”“大单元实践”和“新课改评价”四个主题开展研修。
一、数字化赋能
东风东路小学的“老朋友”华南师范大学谢幼如教授见证着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。8月24日下午,谢教授再次莅临校本培训现场,进行《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课堂》主题讲座,带来数字化转型历程中的新理念、新方法、新样态。
谢教授与老师们一齐探讨教师队伍数字素养提升、高质量课堂建构、资源应用和学校发展思路。围绕两个论题:“结合实际,分析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课堂典型样态的主要特点与应用”“讨论数字素养有关论文题目并初步构建写作的框架”,老师们积极思考、热烈讨论,引发全场头脑风暴。
一场深度学习,将老师们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新知建立关联。相信在实践中,老师们都能带着思考批判性建构自己的教育认知。
二、要读懂儿童
深圳市翠北教育集团总校李巍(老猫校长),进行了《天大的小事》讲座。老猫校长用自己教育实践中的“小事”,为老师们带来了新的育人思考。
老猫校长告诉我们“未来教育不仅要名师,更要‘明师’”。“三件小事”向我们传递着“三好”“三传递”理念。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,教育之道是“对孩子要懂得”,直面教育本质,回归教育常识。
通过一个教育日常案例,专家与现场老师们即时进行探讨。不仅仅是交流,是倾听,更是思考。
三、大单元实践
全国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、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特聘教授熊开明教授,进行了《素养导向的高效智慧课堂》专题讲座。讲座围绕“教学的变与不变”的话题,让每一位老师都进行了一次深度学习。熊教授的语言轻松幽默,引人入胜,用自己创造的诗歌《当清泉遇见高粱酒》为引,解“核心素养”之惑。
四、新课改评价
第十一届国家特约教育督导员、教育部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、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瑞生博士,与东风东老师们共同探讨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评价路径选择》。
陈瑞生博士以问题链的形式启发老师们,建立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对学校评价的新认识和对课程标准的新思考。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学校评价的根本标准,准确把握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各部分的关系,他针对性地给出学习评价的三条实施路径,分别是变革纸笔考试、推进表现性评价和探索技术赋能评价,在此基础上给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新路径。教学设计变革的关键是适应教学目标的变化,基于评价进行的目标选择尤为重要,而课堂评价目标的本质是学习目标,既要关注学习内容,也应关注学习程度;教师在进行基于评价的教学设计时需要完成逻辑上的转换,即 “评—教—学”一体化。
“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,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。”作为育人教化者,最重要的是要持续自我提升。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,老师们的专业水平将会更精、更强,常悟常行,方能将专业理论在实践中灵活运用,方能成就“数字赋能卓越发展”。